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enxinxueba.com/cache/46/d11ab/5515f.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15
280萬畢業生的薪水之憂 2004大學生遭遇降薪潮|產品資訊|上海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280萬畢業生的薪水之憂 2004大學生遭遇降薪潮

日期:2025-05-18 01:53
瀏覽次數:452
摘要: 繼2003年大學生遭遇就業難之後,2004年畢業生們又遭遇了降薪寒潮。調查顯示,2004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將比去年降低25%~30% 雖然打著“無薪求職”的旗幟,劉風川仍然沒有如願進入成都威特電噴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21日,在成都的一次“雙選會”上,劉風川和室友們——四川師範大學信息學院科技英語專業的6名應屆畢業生,集體亮出了一份“無薪求職”的應聘書。 威特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張武承認,“無薪求職”吸引了他的眼球:“至少說明這些‘天之驕子’放低了姿態。” 事實上,劉風川們的“無薪求職”似乎...

繼2003年大學生遭遇就業難之後,2004年畢業生們又遭遇了降薪寒潮。調查顯示,2004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將比去年降低25%~30%

雖然打著“無薪求職”的旗幟,劉風川仍然沒有如願進入成都威特電噴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21日,在成都的一次“雙選會”上,劉風川和室友們——四川師範大學信息學院科技英語專業的6名應屆畢業生,集體亮出了一份“無薪求職”的應聘書。

威特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張武承認,“無薪求職”吸引了他的眼球:“至少說明這些‘天之驕子’放低了姿態。”

事實上,劉風川們的“無薪求職”似乎隻是一場模仿秀。這年的12月初,一些大學生率先在沈陽打出了“零工資就業”的旗號。他們希望用人單位能先給他們一個工作機會,試用滿意後再談薪水。

在劉風川們“無薪求職”的同時,相距不遠的重慶,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在網上發出了建立“薪資聯盟”的倡議,他們發出的帖子說:“為了91麻豆福利视频网敬愛母校的聲譽,為了91麻豆福利视频网多年的寒窗苦讀,為了抵製某些黑心公司的趁機壓價,讓91麻豆福利视频网聯合起來組成薪資聯盟,低於2500元/月的就業協議,堅決不簽。”

這樣的抵製倡議,理所當然會遭遇市場的嘲笑——如果按照這個標準,90%以上的大學生都會找不到工作。北京大學課題組在2003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隻有1550.7元。其中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40.9%,1001~2000元的占45.5%。

“無薪求職”與“薪資聯盟”,是2004屆大學畢業生創造的新語匯,它們反映了繼2003年就業難之後,2004年大學畢業生一個新的焦慮:薪水。

280萬畢業生的薪水之憂

在眾多的求職者中,張武特地與劉風川談了十多分鍾,但他*後並沒選擇這位標新立異的大學生。

雖然“無薪求職”未能成功,但劉風川告訴記者,他們宿舍的6名學生*終都找到了工作,去向多數是當老師,“因為這種工作比較穩當”。他們由此成為2004年280萬大學畢業生中較為幸運的一員。

教育部說,到今年9月份,畢業生就業率要超過70%,拋開對指標的爭議不談,這仍然意味著至少有80多萬大學生自離開校園起就加入了失業大軍。

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讓學子們憂心。人力資源機構“智聯招聘”發布的數據說,2003年屆大學生的畢業起薪比往年低了30%~40%。

國家人事部很快聲明,這一數據是沒有依據的。但它並沒有拿出數據否認大學生畢業生起薪下降這一趨勢。有名人力資源公司北京外企太和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發布的報告也預測,與2003年一樣,2004年度應屆畢業生薪酬水平依舊低迷。這家公司的調研顯示,2004年的畢業生起薪將比去年下降25%~30%。

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介紹,從1997年**次高考招生超過100萬開始,到2003年國內高校畢業大學生已經達到212萬人,2004年則會有280萬人畢業,比2003年全年淨增約70萬人,增長超過30%。

就業崗位的增幅顯然趕不上這一速度。雖然大學生就業率的*新數據還未公布,但畢業生們對此早有“自知之明”。據新華網於2004年2月12日開始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截至到5月26日,受調查的8276名畢業生中,有4908人——占59.30%,認為今年的就業形勢比以往更差。

“確實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劃分就業這塊蛋糕了”,人力資源公司前程無憂市場部吳賽嶷對本刊記者表示。

前程無憂預測,到2004年的大學畢業生年薪約1.6萬元(不算年底分紅),即平均每月1333元,這個數字低於2003年。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研究生曉萍已經找到了接收單位,可卻沒有喜色。她們班上有46名學生,除去到國家機關做公務員的變化不大之外,到企業、事業單位的多數發現起薪降低了。

曉萍說,如果想留京解決戶口問題,一般的起薪都不高於3000元,一個同學去了北京一家銀行,起薪是2600元,但在過去進銀行的都是3000~4000元。而薪水稍高的企業既沒有編製也沒有福利保障,“感覺比往年苛刻了很多”。

按照往年的慣例,像北大、人大這樣的品牌大學,研究生畢業的起薪可以達到3000~4000元,但是現在平均降低了1000元左右。

大學生降低期望值

其實,隨著就業形勢的嚴峻,大學生也在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期望,尤其是調低了對薪酬的預期。

中華英才網分別在2003年和2004年對高校尤其是品牌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做過調查,結果發現,2003大學畢業生的期望薪酬多數在2000元~3000元,占總人數的28%左右。其次,期望能拿到1000~2000元的約占21%,期望3000~4000元的約占15%,4000~5000元占到10%。而薪金要求在1000元以下的人數僅占1%。

但2004年的數據有了明顯變化,薪金期望值在1000~2000元的畢業生成為主流,比例高達35%,比去年高出14個百分點,而薪金期望值在1000~3000元之間的已經占到總人數的62%,遠遠高於去年的39%。

在今年北大2004年畢業生就業洽談會上,北大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國忠說道:“現在的畢業生基本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不再盲目地追求高薪,像北大今年已經簽約的300多名畢業生中,有個別畢業生月薪才1000多元也簽約了。”

複旦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中心(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許玫在強調“目前複旦的就業情況就不錯”的同時,也坦言,重點大學情況要好一些,普通大學的學生去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居多,情況會不同。“目前仍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或許會在將來降低標準,比如選擇一些薪水下調的中小企業等等。”但據許玫介紹,複旦學生對就業的預期值也有下調的趨勢。

許玫說,現在複旦已有一半的畢業生找到了工作,他們的薪酬水平沒有太多降低。“找到工作的一般都是成績好、綜合素質好的學生。”據她介紹,他們的去向多數是跨國企業、政府機關以及效益好的國企。

據人民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文老師介紹,這是因為政府機關的薪酬水平穩定,而大的跨國公司和國有企業具有固定的薪酬體係,不會輕易因為畢業生的供應增多而變化。

“好的企業也會選擇**人才,盡管現在大學生畢業的人數在增加,但是**人才的供應變化並不大。”有名人力資源谘詢公司華信惠悅的分析師趙宇靜說:“另一方麵,為了確保公司整體的薪酬體係,大的企業會從長遠考慮這個問題。”

不過,趙宇靜也指出,對人才要求很高的銀行業、證券業、金融業等等如今也麵臨著更激烈的競爭,因此起薪會有所降低。一般來說,企業的薪酬水平是依據行業內其它公司的薪酬製定的,外部競爭激烈可能導致整個行業的薪酬下調。

舉例說,IT行業的大學生起薪有所降低。據了解,大的門戶網站支付給2004年畢業生的起薪相比過去平均降低了1000元。

而且,政府機關和大型企業招收的畢業生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學生流入了其他企業,他們是降薪寒潮*真切的感受者。

太和顧問說,降薪並不意味著大學生素質降低,而是企業的選擇更為理性。

多家人力資源機構向本刊表示,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眾型”回歸,由於畢業生的供過於求,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結構性矛盾一時難以改善,就業難和薪資低迷短期內難以根本改善。據預測2005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很可能達到340萬人,而全球經濟目前仍處在蕭條時期。曾湘泉說,大學生起薪下降、白領薪酬增長率下降是必然的,而且不能排除再降的可能。大學生們需要為此做長期心理準備。

90年代中後期的經濟高速增長期,其中也有不少經濟過熱的成分,反映到教育投資上,其回報猛然增高,而且是過高。“當時有不少學生一畢業就拿月薪1萬元,年薪有上20萬、30萬的,一年就收回大學教育投資還綽綽有餘,像國外一般需要10年到15年才能收回大學教育投資。”曾湘泉認為,5到10年應該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期限。即使如此,上大學仍然是一項劃算的投資,“你看月薪5000元以上有多少低學曆?”

大學生多數是“廢物”?

雖然畢業人數的持續增加使得大學生的含金量在不斷降低,被認為是大學生就業難和起薪降低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人並不把就業壓力完全歸因於擴招。

“我是北大畢業的廢物,像我這樣的廢物北大每年會生產很多。很多北大學生不僅丟掉了人文精神,連生計都成了問題。”*近,一個署名“黑狐狸”的網友在“一塌糊塗BBS”上發布了一個名為《我是北大培養的廢物》的帖子。在2004年就業季,這一驚人之語在網上引起很大反響。在就業的寒冬中,許多大學生將原本對於就業難的抱怨,指向了對於教育本身的反省。

“黑狐狸”是北京大學1997年屆畢業生,他說,應試教育、智商迷信與名校崇拜,是教育的三大毒瘤,今日大學生就業麵臨的困境與這三大毒瘤進入晚期,毒性發作密切有關。

他認為,今日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並不能簡單歸結為擴招,更重要的原因是91麻豆福利视频网教育體製中固有的弊病。許多大學,包括品牌大學,培養了大批無法與市場對接的廢物。而在擴招前,這種弊病被大學生數量相對較少而白領崗位相對充裕的事實所掩蓋。可眼下,這種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白領崗位不見增長而大學生的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遭遇就業寒冬在所難免。

“黑狐狸”的“廢物論”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既無基本技能,也還沒有建立與人相處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本身就很難“估價”。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說,一方麵畢業生在增多,另一方麵用人單位也在計算用人成本。因為擔心畢業生在一兩年之內很難適應工作,更多的用人單位不願意支付培養成本。他們更願意選擇有工作經驗的員工。

這也正是張武*終沒有接納劉風川的理由。在交談中他發現,劉風川在實習及社會實踐中並沒有市場營銷方麵的經驗,甚至對市場營銷這項工作也沒有太多的考慮。張說,雖然劉是“無薪求職”,但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人力對其培訓,企業投入的成本反而可能增加。他建議說,高校應該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讓學子們在學校即與社會開始對接。

對此,任占忠也認為,高校理應盡快做出調整,在設置專業、課程設計、教學內容等多方麵麵向市場改變,比如可以增加學生實習、勤工儉學等接觸社會的機會,免得“他們在畢業時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