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還是後天?尋找**的“生物線索”
**是困惑人類的一個古老而又現實的問題,讓人一直困惑的是:“到底**的傾向是天生的,還是由於不愉快的經驗累積而成?”
科學家們正著手探索這些問題。他們說,“**的人必須有好幾件事情同時出了差錯。我不認為**純粹是由於生物因素所造成,但它卻是由潛在的生物危機所引發的。”———編者
雖說在某些精神病學界的圈子裏,關於**的先天與後天之爭仍然方興未艾,但多數研究者采取“中庸”的觀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艾蘭哥教授解釋道:“**的人必須有好幾件事情同時出了差錯。我不認為**純粹是由於生物因素所造成,但它卻是由潛在的生物危機所引發的。”她強調,生活經驗、突發的壓力以及心理因素都扮演一角,但**這團迷霧的根源,是神經係統出了問題,這些係統彼此間的聯係,纏繞成難以容忍的痛苦糾結。
200個**者的大腦標本
艾蘭哥和她的同事曼恩,正試著解開這團糾結,查找**的神經病理。
他們收集了大批**受害者的腦部標本。實驗室裏25台超低溫冷凍櫃裏,總共保存了200個這種人的大腦,供研究人員就其神經解剖、化學及基因等方麵的變化進行研究,以找出有衝動結束自己生命的人,腦中是否有特別之處。每個腦部標本都附有一份“心理解剖”卷宗,由死者家人及親近友人的訪談資料所組成,裏頭探索了導致死者做出終結行動的心理狀態及行為。
“91麻豆福利视频网試著對**者提出整體的解釋。”每個**身亡者的大腦都有另一個與**者性別相同、年齡相近,但沒有精神異常,也非因**而死者的大腦標本做為對照。
在大約1.3公斤重的膠質狀人腦中,有一堆細胞與分子,與這個人過往的所思所想,有密切的關聯。艾蘭哥的研究,專注於前額頭骨內部的“前額葉皮質”這塊腦區,那是腦中所謂“行政主管”的位置,包含了內在的監視器,讓91麻豆福利视频网在尷尬的社交場合不至於吐露真言,或是不會盲從危險的衝動而行事。
科學家*感興趣的,就是大腦前額葉皮質具有“降低衝動”的這項功能。
“衝動”是**的指針?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衝動”是**的指針;雖有人會留下遺言、遺囑,甚至把喪禮也安排好,但**看起來仍是突發的事件,是在某個很差勁的日子裏所做的差勁決定。艾蘭哥與曼恩在這些**身亡者的腦裏,尋找與該衝動有關的生物線索。
其中一個重點是腦中化學物質“血清張力素”的可用量;先前有關衝動的研究,顯示這種化學物質有缺少的跡象。
血清張力素屬神經傳遞物的一員。它對於人有一定的安定作用。百憂解及類似抗抑鬱藥的作用,就是與血清張力素轉運子相接。
**者腦區的變異
**身亡的人身上,有兩個腦區出現解剖及化學上的變異:位於眼眶前額葉皮質,以及腦幹的背側縫合核。其中的變化,可由血清張力素的製造及利用能力的下降看出。
在生性衝動及受抑鬱之苦的人腦中數量不足的神經傳遞物主要是血清張力素。在**受害者腦中,從背側縫合核傳送給眼眶前額葉皮質的血清張力素,比正常量低。
與死於其它原因者的對應腦區相比,位於**身亡者腦幹的背側縫合核神經元,含有較多用來合成血清張力素的酵素。這顯示**者的腦子試著製造更多的血清張力素。
神奇的防**“鋰鹽”
通常,患有躁鬱症的病人會固定使用鋰鹽,以擺平情緒的極端波動,給抑鬱症患者服用的鋰也多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鋰可以讓具有**風險的人保住性命。1998年,推廣鋰鹽的先驅者,丹麥的摩根蕭,發現沒有服用鋰的抑鬱患者,**率要比服用者高出3~17倍。鋰鹽使得嚐試**的人少了6~15倍。
鋰的這項益處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雖有一些線索,研究人員仍未能確定。
人們相信,鋰可能影響了神經細胞表麵稱為“離子信道”的微小管道。科學家認為,鋰鹽經由影響這些離子信道,或是扭曲了興奮細胞內部所發生的生化連鎖反應,而使得神經元不那麽容易興奮。
為什麽**者沒幾個人服用鋰呢?
鋰通常以碳酸鹽或草酸鹽的形式製成膠囊。對許多人來說,服用了鋰並不好受,它會造成手發抖、不斷口渴、頻尿、體重增加、行動遲緩、肌肉協調性降低、思路不清,以及短期記憶缺失等毛病。
服用鋰鹽的人必須定期檢查血中的鋰濃度,以保持濃度落在有療效的範圍內。隻要每公升血清中的含量低於0.6毫克,通常就不具療效,而如果每公升高過2毫克的話,就可能引起致命的毒性反應。
**必須正確服用,才能產生療效。英國兩位教授發現,98位服用像鋰一類鎮定**的病人中,有半數未能遵照指示服藥。他們指出,研究鎮定**的科學文獻中,隻有1%提及為什麽病人不遵照指示服用鋰。
不遵醫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類願望裏不願意接受自己有病。曼恩說:“人的天性對於長期服藥有種排斥感。當人沮喪時,他們很難想像自己會有變好的**;當身體健康時,他們也無法想像自己再度病倒。”
鋰的副作用也令人不安。美國研究躁鬱症及**的精神病學專家傑米森,本身也是躁鬱症患者,她發現病人停止服藥*常見的理由是認知上出現副作用、體重增加,以及協調功能受損。在她的自傳《躁鬱之心》中,傑米森重述了她自身的掙紮,即必須麵對一輩子都可能要與鋰的副作用共存的事實。
防止悲劇的目標
美國約60~90%**的人患有精神**。患者除非服用適當的**,而且對**有反應,否則他們會在絕望的穀底及得意或激動的顛峰之間擺蕩。
多數結束自己生命的人都有抑鬱或躁鬱症的病史,但患有重度抑鬱的人,他們的**傾向則有所不同。
科學家已經發現一些行為傾向的線索,並開始探究**身亡與死於其它原因的人,腦部解剖構造及化學組成有何差異。如果使用醫學影像掃描或血液測驗可以偵知其中的變化,有朝一日,醫生或許能找出具有**傾向的高危險群,試著防止悲劇的發生。
可惜這個目標到現在還未能實現———就算一旁有人大力幹預,許多有**傾向的人終究還是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