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取消三大科學獎 設“傑出科技成就獎”
科學院今天正式宣布,從今年起取消延續幾十年的自然科學獎等三大科學獎項。“砍”掉三大獎項之後,新設立一項“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該獎項不再針對每年的科研項目,而是頒發給近5年來做出重大科技成就的科學家個人或團隊。 3月19日下午,科學院在北京隆重舉行首屆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頒獎大會。陳錫康、劉迎建兩位傑出科學家和雜交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集體等6個團隊獲獎,國內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他們頒發獎杯。 科學院原來的三大年度科學獎包括科學院自然科學獎、科學院發明獎和科學院科技進步獎。與傳統每年一評的三大獎項相比,新獎項獲獎數量大幅度減少,而且兩年一評,獲獎者沒有一分錢的獎金。據介紹,新獎項隻是榮譽性質的獎勵,和評估日常科研工作並不掛鉤。 中科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陳錫康研究員以前也曾多次獲得中科院的年度科學獎,但是這次獲獎他卻顯得更加高興。“過去獲獎是因為科研項目,這次雖然沒有獎金,但是這個獎是對科學家長期工作成就的評價,我把這看做是很高的榮譽。” 因過去的年度三大獎項成為衡量科學家工作成績的重要指標之一,繁瑣的評獎程序讓許多科學家如臨大敵。在上海從事基因組學研究的一位研究員告訴記者,傳統的評獎令人苦不堪言:“從申報厚厚的評獎材料,到請專家評審,沒有幾個月根本下不來。”她講起了自己遇到的一件“傷心事”。去年她曾經發現一個遺傳性**基因,由於申報評獎耽擱了時間,幾個星期後寫出論文時,美國的專家已經搶先發表了。 其實,在中科院的許多研究所,把獲得科學獎勵的多少作為衡量科研工作成績重要指標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研究所還出台相應製度,鼓勵科研人員多報獎,多拿獎。但是,這種傾向已經引起中科院領導層的注意,改變這個風氣也正是取消三大獎的初衷之一。“不能再讓科學家把獲獎作為科研的產出目標。”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表示:“得多少獎和寫多少論文,都不應該是科學工作的目標。” 同時,在國家科技獎勵中,已經設立了自然科學獎、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等三大獎項,以往隻有先取得中科院科技成果獎才有資格申報國家科技獎。重複設獎已無必要,這也是中科院取消三大獎項的一個重要原因。“科學獎勵也應以人為本。”施而畏說,“獎勵針對人而不是項目,可以有效激勵科學家個人的工作熱情、求知欲望和創造潛能。”同時,獎勵做出重大科技成果的優良集體,也可以鼓勵和倡導科研團隊協作攻關的精神。首屆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數量共8個,其中團隊獎勵就占了6個。 |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