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收集保存185份物種 宜春建成野生苧麻種質基因庫
日期:2025-05-14 07:08
瀏覽次數:232
摘要:
新華網南昌4月4日電(王雁鳴)收集保存有185份不同緯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態環境、不同生育特性的野生苧麻的野生苧麻種質基因庫,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建成。
這項被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野生苧麻搜集、整理、研究”,是由江西省麻類科學研究所的專家曆時八年完成的。以賴占鈞研究員為首的專家組從南自海南三亞、北到陝西蘭田、西到雲南西雙版納、東到浙江杭州範圍內的14個省市,從海拔300米到2400米,采集到野生苧麻種質265份。通過生態學、植物學分類,保留185份,分屬24個種、6...
新華網南昌4月4日電(王雁鳴)收集保存有185份不同緯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態環境、不同生育特性的野生苧麻的野生苧麻種質基因庫,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建成。
這項被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野生苧麻搜集、整理、研究”,是由江西省麻類科學研究所的專家曆時八年完成的。以賴占鈞研究員為首的專家組從南自海南三亞、北到陝西蘭田、西到雲南西雙版納、東到浙江杭州範圍內的14個省市,從海拔300米到2400米,采集到野生苧麻種質265份。通過生態學、植物學分類,保留185份,分屬24個種、6個變種,並繪製出我國野生苧麻的地理分布圖和海拔分布圖,以及不同地理環境的野生苧麻品種的生育特性、經濟性。這個課題的完成為我國保護野產苧麻資源、人工培育苧麻新品種以及苧麻資源的產業化開發,奠定了紮實基礎。
苧麻起源於,被稱為“天然纖維**”和“草”,是上等紡織原料。我國自古就有以苧麻為原料紡織的曆史,進入新世紀,麻織品更為世界紡織界重視。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和自然環境變化,我國野生苧麻許多種類瀕臨滅絕。而野生苧麻具有人工栽培的苧麻所沒有的如耐寒、耐旱、抗蟲、抗病、抗倒伏,以及無融合生殖等上等基因。
江西麻科所的專家們采用分子生物技術,提取野生苧麻中的優勢基因,嫁接到人工栽培的苧麻中,培育出上等、高產、抗病、適應性強的新品種,這項課題研究達到國內**水平。新建成的野生苧麻種質基因庫,突破了野生苧麻異地保存難的障礙,集科研性、生態性、觀賞性於一體。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