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數據共享怎麽這麽難
“用於遙感衛星數據接收的地麵設備MODS,美國有18台,而已經布設了30多台,而且還在繼續增加。目前國家投入經費有很大部分用於重複采集基本數據,造成嚴重的浪費。”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院士在科學數據保護與共享戰略國際研討會上指出,科學數據不能充分共享的現象還十分突出,開展科學數據保護與共享工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程津培作了題為“科學數據共享―――當代科技界的戰略抉擇”的主題報告。程津培說,大量投入產生的海量數據得不到充分利用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尖銳問題。目前已建立的5000多個科技數據庫,能夠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有效支撐的還相當少。他說,一方麵是科學家往往很難得到研究所需的資料,另一方麵是各種科學數據重複采集浪費了國家大量的資源。科技資源使用效率低下與重複浪費已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瓶頸因素。因此,實施科學數據共享已成為國家資源有效利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徑。
程津培指出,必須站在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的高度,按照“統籌規劃、協同發展、整合集成、共享提高”的原則有步驟、有重點地實施。他要求,在推進科學數據共享的進程中,要著重做好五方麵的工作: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打破“信息壁壘”。統籌規劃,立足國情,建立健全科學數據共享的法律、法規體係。以應用為導向,加強科學數據共享標準規範體係建設。整合存量,構建國家科學數據共享服務體係。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全球科學數據資源共享。
科技部自2002年開始實施科學數據共享工程,並陸續啟動了氣象、測繪、地震、水文水資源、林業、農業、地球係統科學等科學數據共享中心的建設與共享服務試點。
2004年6月22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12個國家的100多位國內外科學家共聚一堂,深入交流與探討了科學數據保護與共享的發展戰略、法律政策、管理效益等問題,並為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的發展獻計獻策。
長期以來,我國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科學數據資源,但大多數仍處於資料堆或檔案櫃中,沒有經過有效的整理和建庫,數字化程度較低。現有的科學數據的共享程度較低,很多數據庫往往局限於本部門(行業)、本單位使用,甚至個人專用,缺乏部門間的交流和溝通,更沒有形成麵向社會數據共享,造成了科技資源的巨大浪費。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