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enxinxueba.com/cache/56/e0d32/487c7.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15
《南方周末》:是誰在盜賣遼西“恐龍”?|產品資訊|上海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南方周末》:是誰在盜賣遼西“恐龍”?

日期:2025-05-05 14:15
瀏覽次數:237
摘要: 恐龍化石對某些人來說意味著致富的捷徑 中華龍鳥化石   “現有的管理部門不僅允許化石公開買賣,還參與化石買賣,既是管理者、開發人,又是經營者、收藏者,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誰也不能保證它能有效地行使管理職責。”   一場暴雨突襲了遼寧西部的北票市。出租車頂著電閃雷鳴往山上進發。山洪夾裹著泥沙從身邊的溝壑滾滾而下,雨刷器拚命地驅趕雨水,眼前仍然是白花花的一片。   在半山腰,出租車停了下來。這裏是北票市上園鎮炒米甸村四合屯,1997年已劃為鳥化石***自然保護區,舉世罕見的“睡龍之地”。然而...

《南方周末》:是誰在盜賣遼西“恐龍”?

恐龍化石對某些人來說意味著致富的捷徑

《南方周末》:是誰在盜賣遼西“恐龍”?

中華龍鳥化石


  “現有的管理部門不僅允許化石公開買賣,還參與化石買賣,既是管理者、開發人,又是經營者、收藏者,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誰也不能保證它能有效地行使管理職責。”

  一場暴雨突襲了遼寧西部的北票市。出租車頂著電閃雷鳴往山上進發。山洪夾裹著泥沙從身邊的溝壑滾滾而下,雨刷器拚命地驅趕雨水,眼前仍然是白花花的一片。

  在半山腰,出租車停了下來。這裏是北票市上園鎮炒米甸村四合屯,1997年已劃為鳥化石***自然保護區,舉世罕見的“睡龍之地”。然而,幾天前的7月8日,一枚即將出土的“中華龍鳥”化石慘遭盜挖,*後被“毀屍滅跡”。

  中華龍鳥並不是鳥,它是世界上發現的**種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當地農民都知道“很少見,相當珍貴,相當有研究價值”。

  而記者在現場看到,挖出那隻中華龍鳥的地方已被管理處用推土機填平了,廢渣蓋住了曾經發生的一切。

  一隻恐龍的“徹底毀滅”

  在北票,已沒有人願意提起7月8日的那件事。“他們也不願意說這事,都嫌太石可磣了,都想把它壓住,就當從沒發生過。”四合屯的一位張姓農民說。張提到的“他們”,指的是北票市化石資源保護管理處的人。

  由於要在四合屯的化石核心區修建一個40多米長的地質長廊,北票市化石資源保護管理處於今年6月底再次組織當地農民對地質長廊的周邊進行開挖。張和另外12個人參加了此次挖掘,“他們有沒有合法的手續我不知道,為什麽要挖我也不知道。”和往常一樣,管理處組織的這次挖掘沒有專家指導。一個事實是,有著十幾年盜挖經驗的當地農民,可以說個個都是化石“專家”。

  7月7日中午,一位農民一鋤頭下去,在裂開的頁岩上發現了一塊帶毛的骨骼。“毛狀物特別清楚,我都看見了。”張說。他們判斷,這是一隻中華龍鳥。按照經驗,這種恐龍的個體通常隻有雞那麽大,前肢非常短,但是尾巴卻出奇的長。

  北票市化石資源管理處成立於1997年11月,現任處長李井路。在擔任化石管理處處長前,李井路是北票市紡織廠的一個部門負責人。管理處的人至今仍對這種調任議論紛紛。

  *大的爭議還不是李井路,而是現任管理處發掘隊隊長、今年35歲的李蔭先。他在遼寧乃至國內的化石界可謂大名鼎鼎。由於一些科研人員研究的化石是取自其手,在投給《自然》和《科學》等**雜誌的論文上也會署上他的名字。

  但是李蔭先初中都沒有畢業。1998年前,他隻是四合屯一個普通的農民,隻有一間土房。他的一位親屬介紹說,1995年前,李蔭先家境非常貧寒,“結婚都是拉的錢(借的錢)”。1996年挖了一年化石,“大約有了四五萬元家底,也對化石有了一定的精通”。1997年北票成立化石管理處,他被“抬舉”去北京學習化石修複技術,回來後在管理處負責化石挖掘。

  管理處很快便開始發揮作用,“農民單獨挖就是非法的,他們自己怎麽挖都是合法的。”一位當地農民說。李蔭先上任後,讓他的一個親叔伯哥(堂兄的意思)李蔭方擔起了重任。“平時李隊長一般都不來挖掘現場,工地總管是李蔭方,挖到的所有東西都是拿到李蔭方家保管,他那比保密局還**。”

  李隊長還有一個高招,一旦挖到了“出東西”的岩層,就把所有的農民都攆下山,“2001年開始,挖到關鍵的地方都是他和親叔伯哥親自拿工具去起,這幾年到底起走了多少隻龍,多少隻鳥,沒有誰能知道。”

  而看得見的變化是,在短短的幾年內,李隊長的資金就“老雄厚了”。他現在在北票市不僅有了一套“樓中樓”(複式結構),還買下了一層樓的兩套住房。另外,他在紅石旯(音)鄉還有一個農場,據說還有門市房,“坐的車是公家配的紅旗車,有專門的司機;每天抽的煙都是玉溪,幾十元一盒。”“李隊長後來被評為特殊人才,納入了省國土資源廳的正式編製。”他的親屬說。

  這些事其他農民看在眼裏,想在心裏,“在挖化石的時候,能掖就掖,能藏就藏,都想自己偷回家,他們知道交給公家也是落入了他人腰包。”不過這一次,他們判斷失誤。

  這不是一隻小的中華龍鳥,而是一隻長約兩米的大龍,“越挖越多,越挖越多,偷不出來了,幹脆砸碎扔了。”7月8日,管理處的一位工作人員發現後,立即給他們停了工。事後,管理處的人在廢渣中尋找殘骸,“也沒找全,現在都拉回了北票。”

  這隻在1.25億年前死於非命的恐龍,在***的自然保護區再次遭遇了不幸,一個保留了億萬年的生命痕跡就此徹底消失。

  發生了這樣的事,張姓農民卻滿不在乎,笑嘻嘻地說:“91麻豆福利视频网是小偷,隻能偷偷摸摸地偷;他們是大偷,明目張膽地偷。”這樣的玩笑在管理處的人當麵也經常開。

  一個更加滑稽的場麵出現在另一個村的化石產地:當地農民自發製止管理處組織的挖掘行為,並打電話報警,“他們自己給自己頒發挖掘許可證,那也不是合法的,有省裏的手續嗎?他們連科學家都不讓挖,自己憑什麽挖?”

[1] [2] [3] 下一頁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