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能承載的權力
“朱甘事件”爭執的焦點是博導在錄取考生上是否應該有更大的決定權,“挺朱”一派認為應該是有的,理由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博導都是如此——招不招誰,由博導說了算。前幾天北大校長許智宏出來講話,稱北大準備在碩士和博士的研究生考試中逐步取消筆試。
看來北大校長是屬於“挺朱”一派的,這也說明“朱甘事件”不是個案,它反映的是擴大博導招生權力潮流中的冰山一角。
但這些主張增加博導權力的人忘記了一個大前提:即對博導權力的製約。在美國,博導的自主招生權力是受到了很多製約的。美國的大學以私立為主,教授是聘用製,學術搞不好就要下課,學校辦不好就要關門,學校機製和市場機製都製約了教授自由的權力是跟著學校的利益來轉動。而的教授是國家幹部,或者說是擁有一定級別的學術官員,在學校裏當係主任和在政府裏當局長沒有本質的不一樣。
大學裏的教師隻需要在學校裏廝混上一些年頭,總是會成為教授的,而且一旦上去就不下來。在大學裏呆過的人都知道學校裏有多少的教授、博導是濫竽充數、不學無術的庸人。所有在黨政機關裏可能出現的腐敗,在大學校園裏同樣可以一滴不漏地再現,而且由於大學自成一體的封閉環境,權力淤積的汙泥可能更加惡臭。
在教授、博導的任免體係沒有根本改變之前,把錄取博士的自由裁量權交到博導手中,如同銀行不要任何擔保就到處放貸,*後結果的好壞隻有完全寄托在當事者微弱的良知上。
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既不能夠自動生成一個優良人才的選拔機製,同時也把博導們置於利益交匯的風口浪尖。目前考博還是有利可圖的尋租場所,教授們在這塊領域裏獲得的權力越多,他們走向灰色空間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人性使然,是“**權力導致**腐敗”的規律使然,政府官員走不出這個怪圈,大學裏的教授、博導也會深陷權力掩蓋下的泥潭。自由和權力都不是**甘甜的漿果,它更可能成為滋生毒瘤的溫床。
在“朱甘事件”中,如果北大法學院的考博規則清晰明確,相信朱蘇力教授也不至於置名教授的尊嚴、聲譽於不顧,公然違規操作。正是概念模糊的所謂博導自主招生權,讓朱教授嚐試挑戰權力的邊界,從而觸動天下學子的共怒。
任何灰暗的東西,都隻能在陰影下生存。一旦暴露在陽光下,它就必須遵守公平、正義的規則。正是這樣的原因,將一個不受約束的自由招生權交給博導們,博導們獲得的可能不是福音書,拿到的更可能是一塊燒燙了的烙鐵。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