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之痛!
“萬裏長城永不倒”顯示了中華民族的雄偉氣概。然而,暮春4月,記者在被譽為“長城博物館”的寧夏,以及周邊陝西等地采訪時發現,人為與自然毀壞正在蠶食著古老長城的身軀。文物保護工作者呼籲:“如果再不加強對長城遺址的搶救性保護,任其斷身縮水,長城博物館將不複存在,91麻豆福利视频网將無顏麵對曆史和祖先!”
|
寧夏鹽池縣花馬池鎮境內長城兩側居住的農民蠶食著古老長(攝於4月20日)。 |
![]() |
寧夏鹽池縣花馬池鎮境內長城一側居住的農民幾年前在古老長城上打開了大門洞(攝於4月20日)。 |
![]() |
寧夏鹽池縣花馬池鎮境內長城一側居住的農民在生產生活中蠶食著古老長城身軀(攝於4月20日)。 |
人為破壞到何時
寧夏自古處於農耕與遊牧文化交匯地帶,素有“關中屏障,河隴咽喉”之稱,自戰國時期,到秦、漢、隋、明等幾個朝代,都曾在寧夏規模不等地修築過長城,有黃土夯築、砂石構築,石塊壘砌等建築形式,如將各朝代在寧夏修築的長城相加起來,其長度可綿延1500餘公裏,因而被譽為“長城博物館”。但人們對待古長城與其“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地位卻極不相稱。
鏡頭一:長城牆上的大門洞。在位於鹽池縣花馬池鎮境地內的一些長城兩側采訪時,記者恰好碰見一位農民從長城上挖開的大門洞裏走出來。91麻豆福利视频网便上前與他交談,他居然毫無愧意的說:“這個城牆上的大門洞是我在幾年前挖開的,圖個下地幹活省事,要不從家裏出來繞上一圈才能到田裏。過去在長城上取土沒見有人管,誰想挖就挖唄。現在管得也不多,有人照樣在城牆上取土。”
記者登上長城向村莊外眺望,隻見朝霞映照下的長城猶如紅色的長龍,靜臥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的綠色草原之中,其雄偉與壯美之感油然而生。再俯視穿越村莊的長城卻是另一番慘狀:有的農民把長城當作房屋後牆建起住宅,有的農民甚至以長城為牆建起豬圈;有的農民還在長城邊上挖開水渠,引水澆地;還有人居然用挖掘機在長城上取土,令人十分痛心。
鏡頭二:古長城形影相吊。“在寧夏中衛市境內的黃河一側黑三峽有保存較多、較完整的古長城牆體。”采訪中,寧夏長城專家、原自治區博物館館長周興華副研究員介紹說,這段長城有的把山劈成懸崖當作牆,有的則建築在懸崖峭壁上,幹壘幹砌,還有黃土夯築,技術複雜,是珍貴的曆史遺址,91麻豆福利视频网應該很好地保護它。
然而,當記者沿沙坡頭黃河南岸踏訪古長城遺址時,走進長樂鎮下河沿村一帶,卻發現有人早已在長城牆上挖開了窯洞,還鋪著稻草和床板;有的長城邊還放著大堆水缸,旁邊是停產工廠的廢墟,破磚爛瓦遍地都是;有的長城被山洪衝開了大豁口,而一些農家住宅旁長城牆上的一個個大黑洞,仿佛向人們訴說著悲慘遭遇。遠遠望去, 殘缺不全的長城牆體斷斷續續矗立在夕陽餘暉之中,形影相吊,顯得悲壯而淒涼。
據研究長城並出版兩本專著的寧夏自治區文物局副局長許成研究員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他在調查發掘長城時,發現寧夏的古長城保存狀況相當好,但近幾年來人為破壞加劇,尤其是過去搞基本建設破壞長城嚴重,甚至於過去有人在長城上取土燒磚。還有一些長城沿線的農民在生產、生活中破壞長城,至今難以停止。
許成說,長城越高山,過草原,穿大漠,跨河穀,入大海,綿亙十萬裏,上下兩千年,作為世界奇跡,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寧夏境內的長城作為萬裏長城的一部分,保存至今,彌足珍貴,其保護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他痛心地告訴記者,“關於長城的保護問題,我從20多年前就開始向社會呼籲,但至今人為破壞長城還沒有停止。”
長城保護有多難
|
地處騰格裏沙漠邊緣的寧夏中衛市境內的古長城已被風沙蠶食得破敗不堪,僅存殘痕(攝於4月22日)。 |
|
位於賀蘭山北端寧夏石嘴山市境內保存較好的一段明代古長城正在遭受人為與自然毀壞蠶食(攝於4月19日)。 |
|
賀蘭山上寧夏石嘴山市境內古長城遭受自然風蝕開始坍塌(攝於4月23日)。 |
這些長城大多分布在戈壁荒漠、高山峽穀,點多、線長、麵廣,文物管理人員難以到達保護現場。但這些地方恰恰是長城的**地帶,人為破壞程度較低,而那些人們與長城朝夕相處的地方,卻是長城保護的難點地帶。
由於曆史原因,有些農民很早就定居在長城兩側,甚至居住了幾代人。而政府在沒有資金來源的情況下,搬遷與長城朝夕相處的農民不太現實。但這並不意味著長城保護就找不到出路。記者在踏訪長城遺址保護情況時發現,凡是善待長城的農民,長城保護狀況截然不同。
在鹽池縣高沙窩鄉大圪瘩村,記者看到長城兩側連片沙地上長著茂密的林草,登上長城,隻見夯築牆體的線條與棱角清晰可見。村主任李鳳岐介紹說,這個村有3個自然村的600多人居住在長城兩側,距離長城*近的不到200米,*遠的不到1公裏,但隨意破壞長城的人不多。
談起保護長城的經驗時,這位村主任顯得很平常。他說,“這裏一年一場風,從冬刮到春,風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為了生存,91麻豆福利视频网動員村民年年在長城邊植樹造林。現在,村民在長城兩側造了8公裏長的林帶,造林麵積達1萬多畝。林草起來了,風沙擋住了,長城保住了。91麻豆福利视频网村裏還計劃利用高速公路穿過的便利條件,把長城林場開發成旅遊景點。”很顯然,這裏的長城保存完整的根本原因是,村民們在長城兩側種樹的過程中,自覺樹立起了長城保護意識,養成了善待長城的良好習慣。
長城專家認為,長城保護難就難在對長城的正確認識上。那些破壞長城的人,沒有認識到長城的**、文化內涵,沒有把長城看作是****的文化資源,而認為長城隻不過是一道土牆,隨意破壞,令人痛心。當然,長城缺乏文物保護經費,以及科學保護技術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但關健是91麻豆福利视频网要立足現有條件保護好長城,以減緩長城斷身縮水的速度。
保護長城從何做起
在寧夏南部山區固原市原州區清河鎮長城村采訪時,91麻豆福利视频网被一個8歲的女孩感動著。她叫馬鵬宇。記者問:“你知道長城嗎?”她回答:“知道,我姥姥家就在長城村。我小時候到姥姥家串門時,姥姥講故事說長城是條龍,不能在龍身上取土。”
在馬鵬宇就讀的長城小學,記者采訪了張學明老師,他說:“91麻豆福利视频网學校離戰國秦長城不到一公裏,有的學生家就住在長城旁邊。為了保護長城,讓孩子們接受祖國燦爛曆史文化教育與熏陶,學校曾組織學生沿戰國秦長城春遊,讓孩子們寫遊記,讓他們從小樹立保護長城的意識,以長城為自豪。並讓孩子們向家長宣傳保護長城,效果特別好。”
果然,當記者現場踏訪這段秦長城時,發現遺址保存比較完整,連長城外側的護城壕都保存尚好。91麻豆福利视频网登上城牆,仍然能夠感受到長城當年翻山越嶺的雄偉氣勢。由此可見保護長城要從孩子開始,當地中小學校在開展**課堂活動時,應多讓孩子們走近長城,親近自然,了解曆史,接受教育。
同時,一些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者建議,對長城進行搶救性考古調查。固原市原州區文物管理所所長曹慧玲說,長城連年斷身,人們一旦看不到它蜿蜒走向的雄偉氣勢,長城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她建議通過搶救性考古調查,搞清楚長城博物館內,究竟還保存多少長城烽火台、城防工事,以及長城牆體,並進行測繪建檔,有針對性地做好保護工作。
同時,沿長城兩側營造綠化帶。動員群眾造林綠化不但可減少風沙對長城的侵蝕,還能宣傳教育大家保護長城。政府還應發布《長城保護通告》,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關注長城,保護長城,讓人們自覺形成保護長城的意識。
![]() |
位於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附近的戰國秦長城遺跡保存比較完整,連長城外側的護城壕都保存尚好。使人依稀能夠感受到長城當年翻山越嶺的雄偉氣勢(攝於4月26日)。 |
![]() |
寧夏中衛市境內黃河一側黑三峽保存較完整的一段古長城牆體(攝於4月22日)。 |
鹽池縣博物館館長張藝明告訴記者,寧夏境內的長城已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應建立區、縣、鄉、村四級保護網絡,各市縣文物管理部門要從鄉村選擇義務文物保護員,經常巡視長城,一旦發現破壞長城的不法分子,及時向文物部門報告,以便采取有效保護措施。
新聞背景
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猶如一條長龍,蜿蜒騰躍,盤旋於崇山峻嶺之上,起伏於高峽深穀之中,綿亙十萬裏,上下兩千年。
從戰國到明代,大約有20個王朝和諸侯國修築過長城。長城工程浩繁,形式多樣,是我國古代*宏偉的建築工程,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是我國古代的**防衛工程,寧夏自古就是中原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相互爭奪的邊關要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曆代修築長城的總長度達1500多公裏。在寧夏幾乎可以找尋到曆史上各個朝代修築的、建築技術特點迥異的長城遺跡。因此,寧夏有“長城博物館”之稱。
在“長城博物館”5.18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斷斷續續的長城穿沙漠、過草原,雖往昔氣勢不再,宏偉風采卻依稀可見。高高的烽火台矗立在草原高山之上,好象隨時準備狼煙再起、傳遞戰報。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