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enxinxueba.com/cache/b2/fbcc5/9722c.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15
我國發現含胚胎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產品資訊|上海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我國發現含胚胎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

日期:2025-05-06 01:45
瀏覽次數:430
摘要:   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古生物學家季強研究員等人在2004年6月出版的《地球學報》上發表文章,**報道了在我國遼西有名的中生代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含胚胎的離龍類和翼龍類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含胚胎的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的發現,在世界上尚屬**。   據介紹,離龍類的潛龍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在河湖中生活的水生爬行動物,具有十分獨特的骨骼結構特征,如很小的頭顱和軀體,很長的脖子和尾巴,與海中生活的幻龍類(如有名的貴州龍)的形態、生活和運動方式頗有相似之處。翼龍是地質曆史中**類會飛翔的脊椎動物,是地球上...

  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古生物學家季強研究員等人在2004年6月出版的《地球學報》上發表文章,**報道了在我國遼西有名的中生代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含胚胎的離龍類和翼龍類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含胚胎的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的發現,在世界上尚屬**。

  據介紹,離龍類的潛龍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在河湖中生活的水生爬行動物,具有十分獨特的骨骼結構特征,如很小的頭顱和軀體,很長的脖子和尾巴,與海中生活的幻龍類(如有名的貴州龍)的形態、生活和運動方式頗有相似之處。翼龍是地質曆史中**類會飛翔的脊椎動物,是地球上中生代霸主――恐龍的近親,具有非常特殊的骨骼結構特征,如碩大的頭顱、很小的軀體、由第4指拉長形成的兩翼等。

  2003年3月在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白台溝地區的凝灰岩和凝灰質頁岩中發現的離龍類化石是潛龍的一個新種,距今約1億1600萬年。含胚胎的蛋化石約11枚,分布於潛龍骨骼的周圍。這些蛋化石的大小和形態不一,一些呈橢圓形或亞圓形,另一些呈亞三角形或不規則形態,*大的蛋大小為2.5cm×1.7cm,*小的為1.6cm×1.2cm。這些蛋化石的外層沒有顯示任何硬殼的分層結構,而是一層極薄的致密的‘皮膜’狀結構。這些特征均表明,目前發現的潛龍蛋化石是軟殼蛋,在其中一枚蛋化石中,可清晰地看到保存有頭顱、體椎等的胚胎。

  這次報道的含胚胎翼龍蛋化石與汪筱林等人2004年報道的翼龍蛋化石一樣,也產自遼寧省錦州市義縣金剛山地區,距今約1億2100萬年。翼龍蛋化石呈長橢圓形,大小為6.3cm×3.6cm。蛋內的胚胎完整保存了頭顱、牙齒和頭後骨骼,表明這是一枚即將孵化出殼的翼龍蛋化石。在鏡下放大觀察,該枚翼龍蛋化石同樣沒有顯示任何硬殼結構,其外層是一層極薄的致密的“革質”結構,同樣表明目前研究的翼龍蛋化石也是軟殼的。此外,考慮到胚胎發育過程中骨骼異速生長因素,研究者認為還不能確定目前研究的翼龍蛋化石中的胚胎究竟能否歸於鳥掌龍類或其它類群。

  根據以往的研究,大多數爬行動物均產硬殼蛋,隻有現生的蜥蜴類和蛇類的某些類群產軟殼蛋。在一般情況下,它們將蛋產在沙灘或洞穴中,利用陽光和沙灘的溫度進行孵化。從岩石學和沉積學的角度來看,新發現的離龍類蛋化石標本的岩性為灰白色薄層具水平紋理的凝灰岩和凝灰質頁岩,代表一種靜水湖相的沉積環境,而不是湖灘沉積環境;翼龍蛋化石標本的岩性為灰色薄層具水平紋理的凝灰質泥岩和粉砂岩,也代表一種淺水湖相的沉積環境,而不是湖灘沉積環境。這表明含胚胎蛋化石目前的發現地點不是爬行動物產卵的場所,而僅是後期的沉積和埋葬地點。很可能,遼西義縣地區當時氣候比較溫暖濕潤,雨水充裕,水流將這些爬行動物的蛋從產卵場地(湖灘或河灘)帶入湖盆,然後這些蛋再被火山灰和其它細顆粒沉積物掩埋在湖底的。

  有關專家表示,這些含胚胎蛋化石的發現表明,除現生的某些蜥蜴和蛇產革質的軟殼蛋外,在地質曆史長河中某些水生爬行動物和翼龍也產軟殼蛋。這對於人們深入研究和了解它們的生殖方式、早期發育演化曆史,以及當時的古氣候、古環境和埋葬條件等均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網站地圖